多爾袞死后兩個月順治下旨毀墓、掘尸、斬首、鞭尸,與孝莊太后并無直接關系,所以也就談不上孝莊太后有多恨多爾袞了。而順治皇帝由先前對多爾袞的極致推崇突然轉變為狠下死手,說明他對多爾袞已痛恨至極點。
多爾袞一生戰功卓著,爭戰察哈爾部、獲傳國玉璽,俘朝鮮國王家屬。特別是在1641年開始的明清松錦大戰中,洪承疇被俘投降,祖大壽率部投降,明朝山海關的據點除寧遠外基本丟失殆盡。
公元1643年9月21日,清初杰出政治家—清太宗皇太極突然崩猝于沈陽故宮,皇太極突然去世,他的長子豪格集團和十四弟多爾袞集團為了爭奪皇位劍拔弩張,勢同水火,各不相讓。
以代善為首的權臣為了避免大清帝國剛剛建國就陷入內亂和分裂,決定由皇太極九子福臨繼承大位。同時決定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為兩大輔政大臣,不久多爾袞很快踢走濟爾哈朗,自己晉為攝政王,實際代行皇權。之后他逐步肅清了豪格的勢力,造就了一家獨大的局勢。
1644年,被封為攝政王的多爾袞,再次授封為大將軍,率領清軍順利進入北京城。當年順治帝正式遷都于北京,多爾袞被封為叔父攝政王,并建碑紀功,從此多爾袞可以說是權傾朝野。
1645年多爾袞晉升為皇叔父攝政王,并且把順治的信符由宮中拿到了自己的府上。滿朝文武、王公貴族見了他,都是要“列班跪送”,已經是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。
以后多爾袞取消了對順治的行禮并加封皇父攝政王,就連各種皇帝璽印他都拿回府邸中收藏備用,隨意任免官員,任人唯親。把所用的一切禮儀排場之事都提升到了帝王的規格,他穿的朝服有八條龍,僅比皇帝的少一條龍,帽冠上為十三顆珠子,僅比皇帝的少一顆珠子,多爾袞的睿親王府更是豪華壯觀,大有和皇宮相比的趨勢,完全是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。
多爾袞獨攬大權,獨斷專行,完全不顧順治顏面與尊嚴,常以皇父身份對順治耳提面命,頤指氣使,有如太上皇!多爾袞也早已沒有了當年扶助的感激之情。
1650年,多爾袞行獵墜馬逝世,年僅39歲。順治皇帝追封了他為“清成宗”,并按照皇帝禮制安葬了多爾袞。
1651年2月,多爾袞去世兩個月后,被宣布十四條罪狀,追奪一切封典,毀墓掘尸。多爾袞剛去世時,順治皇帝親自到東直門外迎接多爾袞的靈柩,并給予了各種追封,葬禮風光而隆重,為什么短短兩個月之后,順治皇帝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轉變呢?
一、在多爾袞時代獨掌大權,朝中大小事務都由多爾袞決斷,順治除了表面上的皇帝稱號以外什么都沒有,根本不把孝莊母子放在眼里,母子二人仰望多爾袞鼻息,當多爾袞去世死后,順治壓抑了多年的情感爆發也在情理之中。
二、多爾袞位高權重,一人之下的他依舊不滿足,對于自己的政敵多方打擊,在公開場合直接懲治了一些滿清貴族的不法行為,招致了滿清貴族的憎恨。當年一起扶持順治帝的索尼、鰲拜、遏必隆等大臣,因為多爾袞紛紛被罷黜,他們一直等待著有朝一日報仇的機會,一旦多爾袞的清算開啟,必定一觸即發。
三、多爾袞死后,其生前黨羽依然遍布朝中,權勢熏天,順治帝為能夠徹底的親政,必須拿下其黨羽,朝中的大臣們看清局勢,為了向順治帝效忠,所以紛紛請求懲治多爾袞,孝莊和順治因此掌握了朝廷大權,團結了朝臣。順治皇帝乘機將正白旗收歸到了自己手中,外加上先前的兩黃旗,從此也就有了上三旗的說法。
四、多爾袞為獨霸大權,順治元年四月以豪格圖謀不軌,企圖以此謀殺豪格,由于順治皇帝哭泣不食,才得以免去死刑。但一直把豪格幽禁,幾個月后,豪格就不明不白地冤死在獄中,并把豪格的兩個老婆霸占,順治皇帝也算報了多爾袞害死自己的同胞哥哥之仇。
五、假使孝莊皇后和多爾袞有情,多爾袞家里妻妾眾多,又強娶豪格福晉,還納朝鮮公主姐妹花(有說法是他跟姐妹花縱欲過度才墜馬而死),孝莊難免心恢意冷。
歡迎關注,祝君幸福。